佛弟子協會

千佛山菩提寺寺院導覽

文/蘇太田

       我是菩提寺導覽義工,今天依所知供養諸位大德,歡迎大家來到千 佛山菩提寺寺院巡禮。

千佛山菩提寺緣由   
       早年,我們現在所站的地方叫「香洋山」。半個世紀前,關廟鄉人 在此籌建「菩提寺」。六十二年九月上白下雲老禪師晉山之時,見菩提 寺周圍群峰簇聚,有若千佛,故將「菩提寺
」所在地命名為「千佛 山」,圓成林園山寺,集千千萬萬個覺悟行者之處。

不二門
       
由停車場出來,我們抬頭可以看到牌樓上提「不二門」,不二,是 對一切現象應無分別心,超越種種區別。乃指超越世間一切相對分別, 而入於絕對平等之境地,是為了但求解脫不
再輪迴的唯一法門。在叢林裡此門稱為「三門」,亦稱「小門」。那二門及頭門在哪? 韋馱院有一個山門是為二門,頭門預定在進千佛山前的大潭埤湖之入口 處。在三門入門右邊,有老和尚親提「菩提大道從這裡開始」的石碑。菩提寺的殿堂佈局交錯著「顯密」、「權實」不同的思惟。層層殿 堂錯織,庭園一進又一進。步入寺內,大家便是寺院「主」。每一個人 的心中都有一座莊嚴的殿堂,只要您能發現「法」在哪裡。

天王殿   
       四大天王掌管東、南、西、北四大部洲,賞善罰惡,各執法器,庇 蔭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彌勒菩薩又稱「皆大歡喜菩薩」,所以面向外,彷彿是位親切的知客師。佛教說彌勒菩薩住
在兜率天的內院,也是乘願 再來娑婆度眾的菩薩所居之處。故天王殿的建構內涵,顯示「天道」與 娑婆世界「人道」的親密交融,呈現「心、佛、眾生」願的藍圖。殿內 的四大天王和彌
勒菩薩皆為坐姿,是「靜態」的代表。在彌勒菩薩的背面座,有一尊面向內,韋馱菩薩的立像。為對佛陀 的恭敬,所以金剛杵橫在手上。

華藏殿   
       為何稱華藏殿不稱華嚴殿呢?是根據華嚴經的華嚴法界,所以簡稱 華藏世界或是華藏法界,所以叫做華藏殿,是根據華嚴經的法界思想。華嚴經以顯教的方式設置的華嚴三聖,內供奉
釋伽牟尼佛、文殊菩 薩及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在顯教的方式是在釋伽牟尼佛的左邊。若放在 右邊則是古梵密的華嚴壇,中間是毗盧遮那佛或稱大日如來,兩邊則稱 文殊大士、普賢大士。
  民國九十八年,斯里蘭卡國師因感於老和尚德養,親自帶來佛陀舍 利供奉於華藏殿。今天我們有佛法可聞,皆源自佛陀的恩德。經云: 「若見如來舍利,即是見佛。」因此禮敬供養佛舍利有種種功德利益。

玉佛塔
  一丈八尺高坐姿玉佛來自緬甸,有一段傳奇的典故:「此玉主人的父 親從地裡挖出此玉石,在地上擺了七十年,快往生時交待兒子,不可隨 便雕刻或賣掉,肯定要有像天上白雲般的
出家師父,才能給他做。」佛 像的頭面先在緬甸大刀粗鑿,運到台灣後才連佛身一起圓滿精雕。那玉佛塔又是如何做成?是先將玉佛的座做好,將玉佛用板模包起 來保護好,送進放好於
座上,再將四面的牆屋頂建築而成。

許願池   
       過玉佛塔,有一半圓形人造池,就是「許願池」,池中有隻金黃色 翹首仰鼻的烏龜,脖子上掛著一個鈴鐺,模樣逗趣可愛,與池上坐著一 尊坦胸露肚,笑容滿面的彌勒菩薩相映成趣
。傳說來這裡許願的人,只 要硬幣投中烏龜脖子上的鈴鐺,發出清脆的聲響,願望就會實現。許願池是為接引眾生而設,彌勒菩薩則是老和尚親自設計塑造。

三寶殿(主殿)
    於民國五十七年開基,之後為了配合環境的設計,將殿頂升高一丈 多。傳統的三寶殿都是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一般叢林 道場,三寶殿兩邊都會配置十八羅漢。但現
在菩提寺三寶殿內的十八羅 漢是藝術品,不是傳統作法。是一位佛像雕刻家自己得意的作品,本不 願賣,在一個因緣下讓渡給菩提寺。

準提殿
    準提殿是在三寶殿的正前方,本山的中線是以三寶殿為主,故準提 殿亦在本山的中線上,原本中線要有一條大路出去,三寶殿前因受制於 地形,不能向前延伸殿堂。於是老和尚應用
思想,發揮智慧,在準提殿 安放兩尊一模一樣的準提菩薩,這是因地制宜,一尊朝內,一尊向外, 以示三百六十度皆可面面應化,無所不覆。所以菩提寺也就不像一般叢 林殿堂是以主殿
向前,而改向龍邊延伸。  
      準提殿原先要設計為銅殿,但銅容易因潮濕環境而起化學作用,故 以不鏽鋼代替起了銅殿。四面牆布置大小圓圈造型,是融入「圓滿」的 意象,內蘊密意。最上方有四十九個咒語,是根據古梵密而來,不是一 個字一個咒語,是一種循環性的方式,最明顯的是六字真言。

經塔
    爬上鐵樓梯,來到全台首設的經塔。此塔外貌是比照緬甸的經塔造 型。塔內四面牆上,鏤刻著五千多字的《金剛經》,門楣上方有二百六 十八字的《心經》,這些清雋有力的經文,
都是老和尚的大弟子印法師恭寫手稿,因為經文是要提供給行者禮拜之用,所以沒有落款。
   拜經,是一種苦行的體驗,先行發願後,可以一句一拜,或一字一 拜,旨在行修體驗,報父母恩,而非為了自己。行者可發願拜多少遍, 而不是多少天,直到自己所發願的次數拜完了
, 那才算是功德圓滿。

大佛
  經塔右前方有一平台,是為觀佛台,是觀看大佛的好地方。大佛佛 身八丈四尺,含蓮花座總高十丈八尺,法相巍峨,慈藹莊嚴,端坐雲間。
    大佛是老和尚花了十七年的時間,配合製造佛像的專家們起造的, 完全是老和尚親自設計規劃。大佛內部的結構體,是按照一般蓋樓房的 建法,一層層方正的鋼筋混泥土,由四根厚
實的梁柱延伸,擎住挑高的 格局空間。而大佛的外貌,從蓮花座、佛身、捧印、肩、頭面、髮髻等, 皆用一片片的板模灌漿塑型。每個步驟關卡,都經過老和尚費心指導, 甚至實地製
圖、操作,運用知識經驗,發揮思想智慧,巧妙藉著木條的 力度,結合鐵條,鐵釘及兩分寬的三夾板,細細地雕出蓮瓣形狀、肢體 曲線與衣袍紋理。尤其是「法相容貌」的製作,更需特
別講究工法且耗 時,經過放大倍數的比例拿捏,捕捉世尊的神情儀表、慈眼的俯視、微 揚的唇角、慈悲的攝受力等等。為免因日照雨淋出現苔綠、水漬或滲 漏,老和尚特地買進福建青斗
石,打成碎石子後再抿洗上外表。以傳統 結合創新的工法,管它日曬雨打,任風雨洗盡汙垢,春秋護守著大千。   
      平常,任何人都只能在觀佛台或遠處瞻仰,以示對佛陀的尊重與崇 敬。大佛越高護佑的範圍就越大,希望能無遠弗屆的加被無量眾生。
分享至 Line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