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協會

尋根之旅.是朝聖還是仰望

/秀娟
  「休休庵」一個非常耳熟能詳的名詞,終於可以在512號可以轉換成我曾經到達過地方,是朝聖……還是仰望,意念的趨使讓我一看到活動發佈,「立即」馬上報名,感謝佛弟子協會規劃此次的活動「休休庵」尋根之旅。
  更巧妙的是由原一人開車前往,接著印師父傳來訊息,在甲仙接一位男眾共同上山,此居士竟是一位歷史老師真是奇妙,由12再接 3最後4人共乘,三腳貓開車技術的我,山腳下路邊停車時,慶幸寂師父的協助,否則我將空歡喜一場,僅能在山下到此一遊。
  一路上,寂師父述說著此次尋根之旅先前場勘之艱辛,與休休庵 原址的歷史追朔,加上拜訪當地耆老口說印證,走著走著內心充滿佩服,老和尚當時心思細膩和決定,在深山叢林生活的毅力,泥濘的山路,人煙罕見的林地,溪水陡降的溪流,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如此 遠離塵俗的荒郊野外,獨居於此,怡然自得。
  當寂師父遙指位於陡降溪流中的金剛石,眼中恍惚出現老和尚獨 坐其上,進入禪定的樣子,是思念,是讚嘆,一代禪師以身教示現,學佛不易,唯有精進不妄此生。
   由於抵達休休庵的原址,山路崎嶇陡峭,師父們顧及眾人的安全,我們一行20餘人只能走至半途,遙望休休庵的第一次位置和第二次居所,盼望有機會可以進一步的深度之旅。
   走在林間小路,我不停的思索,年過半百的我,依著自身的福報而不知足,日常生活中常充滿著許多的奢求,造成許許多多不必要的紛爭,諸多的取捨看似合理,原來大多是自我的合理化,面對色塵緣境,往往只憑一時衝動的直接反應,觀察多少?反思多少?......
  親近千佛山,親近老和尚,開啟我生命中的曙光,閱讀老和尚的著作,我往往只能由傳記類先著手,雖僅是止於此,卻已惠我良多,退休後,始能正常地前往般若寺聽課,在教授師的教導下,才能一窺老和尚佛教經典決疑著作,以前只知止於善,即是佛法的全貌,對於學佛的道理和方法,於今才漸漸開啟入門的途徑,一趟「休休庵」之旅,踏著前人走過的步伐,感恩在心懷。
分享至 Line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