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個案
助學個案-張同學
圓弱勢學子的讀書夢 用教育開創新的人生
本會幫助優秀清寒學生的背後,我們發現平幼而瀕臨失學的學童,處境令人不捨,但本青學子們也讓人擔憂,弱勢家庭下的孩子們,除了要擔心自己的成績,還要半工半讀負擔自己的生活費,114年度本會持續辦理「白雲圓夢助學金活動」,希望這份獎助學金能幫助到他們在翻轉命運之際,給予最實質的幫助。
114年度白零圓夢獎助學金活動,邀請申請獎助學金學生閱讀《佛法與自在人生》该撰寫心港,希望白雲老禪師的智慧,豐富孩子的心靈。
高中三年級的生活中,我前後住七次醫院,在身體許可的時間裡,我閱讀了《佛法與自在人生》。佛教的哲學,在我之前的認識中只是一種宗教信仰,但在這本書中,我發現佛法不僅是信仰,更是能幫助我們生活的智慧。透過對內容的深入思考,我逐漸體會到佛法在現代生活中的實際意義,並對此有了些許見解。
首先,書中對「業障」與「吃素並不代表就是學佛」的闡述令我深有感觸。學習壓力、對抗病痛、家長期望與未來規劃等問題常常讓我感到焦慮。書中提到人都帶著業來到世界,必須承受惡業的時候, 當然離不開苦,所以我反覆生病導致媽媽必須照顧我而無法正常工作最後被老闆解雇,弟弟也因為媽媽帶我往返醫院而讓他必須學習快速成長。其次,佛教的因果法則深深影響了我對行為的理解。
書中提到 「有我、無我」理念,讓我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在未來產生影響,促使我在平時的生活中更重視自己的言行,盡量做到言行一致,做個誠實守信的人。例如,在學習中,我不再抱持僥倖心理,而是願意透過自己的努力去面對各種學科的挑戰。
我常常會因為一次考試的失利而感到沮喪,也因為生病讓我對未來感到困惑。但當我了解「無常」的道理,明白這只是暫時的挫折。 人生還有無數機會等著我去把握時,我的心態就變得積極了許多。這樣的心態幫助我更好地應對學習的困難與病痛的折磨而不再輕易放棄,而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歸來說,我從中收穫了許多寶貴的智慧,這些智慧讓我在學習、生活、人際關係中都有了新的理解和因應方式。身為一個即將成為大學生的我,我希望能將書中的理念融入我的人生中,努力成為一個内心平和、正向積極的人。透過實踐佛法的智慧,我相信我能夠在未來對抗病痛與學習知識和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在與幸福。